☆創作實錄☆ 窺視二樓的秘密——視覺藝術創作人蔡寧、方怡今、李苡嬋
- ESCAPE 桃跑計畫
- 2019年10月7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已更新:2019年11月26日
撰文/林白
五號倉庫藝文基地的二樓,夏天沒開冷氣的情況下,是誰都不敢去的酷熱之地,早在安裝蜂巢隔熱簾,還用循環扇苦心將一樓冷氣導引至樓上之前,二樓簡直像火爐般,沒人能待超過一分鐘。
她們用對創作的恆心與耐心在炙熱的空間搏鬥,才趕在藝術節開幕以前將作品準備完成。

《Breath(in)Room》 蔡寧
就讀碩士班的蔡寧,作品《Breath(in)Room》,在展期間成為了藝術節的打卡聖地,每位參觀的觀眾都忍不住走進這絕美的投影空間中與作品拍照。戴上口罩與面罩,面罩下方的偵測器將自動感應觀眾的呼吸與聲音,色彩斑斕的投影以中心為出發點擴散一道道陰影。這樣絢麗的作品背後,隱藏著創作人對於情緒與呼吸關係的深刻思索。


《自以為的——充電站》 方怡今
視覺藝術創作人方怡今現正就讀北藝新媒系,除了創作人還身兼策展道具製作師,有著將一包陶土和保麗龍加上掃把棍變成庫洛魔法使魔法杖的超能力。俗話說得好,怡今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她這次帶來的作品《自以為的——充電站》,用以假亂真的科技與藝術作品結合,挑戰人們對於新媒體的認知。

視覺藝術創作人方怡今的穿著打扮時而復古,時而俏皮,就如同她的個性調皮卻對既有知識領域充滿挑戰與好奇心。

方怡今的作品用刺繡結合象徵科技與電力的工業製品——插座,人們總是習慣性以為每個插座都能充電,當插座包裹刺繡作品的外衣成為藝術品,還與一般的插座擺在一起,人們便難以分清其孰真孰假,趣味性的設計顛覆觀眾的日常習慣。

《時間旅程:小行星之旅》 李苡嬋
李苡嬋的作品也與聲音有關,《時間旅程:小行星之旅》運用聲音的交響,帶觀眾闖入聲音的宇宙。「無調音樂」乍聽之下無法像像是種什麼樣的音樂類型,但最簡單的理解方式便是將人們日常聽到的各種聲音作重新排列,組合成新的樂曲,這個作品在展期間成功化解大朋友小朋友對於製作音樂的恐懼,常見觀眾都在其中玩得不亦樂乎。



李苡嬋曾經以小行星的音樂為主題創作《時間旅程》系列作品,點入連結即可聆聽。
不知是不是巧合,這次來投稿參與的創作人作品中,互動類型的視覺藝術佔了大多數,許多創意都令人耳目一新,這是否也暗示著跨媒材與互動性的創作成為近年來的新趨勢?新媒體的疆界不斷被拓展,傳統的技藝也不斷翻陳出新,不論技法新興或傳統,在回桃看藝術節SP的創作人們一致的選擇——做他們最真實的自己。
《ESCAPE桃跑計畫》持續販售中!
至五號倉庫藝文基地購買
或寄信 taoyuanzine2019@gmail.com
Comments